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这种考验
01
有人形容现代成年人的友谊,坚固却又很脆弱。年轻时交朋友,可以因为一杯酒就是至交,而成年以后,我们的酒量抬高了很多。
30岁之后的生活,每天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奔波忙碌。便少有时间去与老友联系。更不用说交到新朋友,至于从工作中认识的,那样的朋友很大一部分是存在利益关系。表面上是朋友,实际是主顾关系。
到底,为什么成年人的友情会如此?
成年人的友谊,是很脆弱的小占与我来讲是一个每周都保持联系的人,属于无话不谈。
周四,我找小占聊天,她一脸丧气的表情。
我说:“朕日理万机,好不容易临幸你,你却这般不知好歹,哼!”
她说:“我不是不理你,而是我这周累坏了,你让我静静”
原来她周三请假,医院。临时扮演了老妈子的角色,事无巨细,咨询挂号,排队,做血检,尿检,面对医生询问病因都是小占代替回答。饿了,打发她去买吃的,附近没啥好吃的,跑远了回来,又被同事吐槽,说:那么久,我都饿过头了,你就这么不想我好。
小占回了句:“我帮你是好心,不帮是本分,我又不是你保姆”就离开了同事家。
好不容易做完一系列检查,回家等结果,又被另外一个闺蜜叫去了,也没别的事,就是一个月必有的一次分手。
医院回来身心俱疲,又强撑着去看她,耐心听闺蜜吐槽男友怎么怎么不好,自己如何如何委屈。这些话我们听了两年多了,早就耳朵起茧。以往还能安奈性子去安慰,这次小占本身情绪就不是很好,有些恼怒:老是这样,那你就分手啊。
闺蜜愣住了:我叫你来是想你帮我解决问题的,你这个人怎么能这样说。
然后,两个人不欢而散。
小占一肚子怨气的和我吐槽:我就这么倒霉?碰到的都是些喜欢胡搅蛮缠的人,帮人帮到最后还不落好。
医院看病,本意是好的。闺蜜之间只能偶尔涉足情感纠葛,帮她分析原因。如果长期把自己的态度置于不清不楚,任劳任怨的位置,稍有差池,就容易变成一个“坏人”。
朋友就好比一群各自有主的蛋,因为互相合得来,就有了“一筐子的缘分”可你偏偏不守护好自己的壳,非要打破自己的守护线,过分接近,最后只能鸡飞蛋打,蛋液横飞。
成年人的友谊,就是经不住考验的。有时候人错就错在,把友谊的手伸过界了,心甘情愿的成了靶心。
02
之前看过毕淑敏的一篇文章《友情,这个树上有一个果子叫信任》她说:友情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做信任,红苹果只留给灌溉果树的人品尝,别的人摘下了尝一口,很可能酸倒了牙。
友谊需要滋养,有的人用钱,有的人用汗,还有的人用血,友谊是很贪婪的,绝不会满足于餐风饮露。
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脆弱,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会使大厦顷刻倒塌。友谊有的时候是那样容易变质,一个未经证实的传言,就会让整盆牛奶变酸。
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在什么都是越现代越好的年代里,唯有友谊,人们保持着古老的准则。朋友就像文物,越老越珍贵。
礼物分两种,一种是实用的,一种是象征性的。
我喜欢送实用的礼物。
不单是因为它可为朋友提供立等可取的服务功能,更因为我的利己考虑。
此刻我们是朋友,十年以后不一定是朋友。
就算你耿耿忠心,对方也许早已淡忘。
速朽的礼物,既表达了我此时此刻的善意,又给予朋友可果腹可悦目可哈哈一笑或是凝神端详的价值,虽是一次性的,也留下美好的瞬间,我心足矣。象征久远意义的礼物,若是人家不珍惜这份友谊了,留着就是尴尬。或丢或毁,都是物件的悲哀,我的心在远处也会颤抖。
若是给自己的礼物,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好。比如一块石子一片树叶,在别人眼里那样普通,其中的美妙含义只有自己知晓。
电话簿是一个储存朋友的魔盒,假如我遇到困难,就要向他们发出求救信号。一种畏惧孤独的潜意识,像冬眠的虫子蛰伏在心灵的旮旯。人生一世,消失的是岁月,收获的是朋友。虽然我有时会几天不同任何朋友联络,但我知道自己牢牢地粘附于友谊网络之中。
利害关系这件事,实在是交友的大敌。
我不相信有永久的利益,我更珍视患难与共的友谊。
长留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fkh.com/wacs/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