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充维生素的3大谜团
原标题:补充维生素,切忌胡乱盲目(求证探访喧哗背后的真相)
资料来源:综合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取量》和专家意见
制图:蔡华伟 李姿阅
时隔10多年,中国营养学会日前正式发布了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取量》。其实,在营养素摄取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面临亚健康苦恼,因而一些捷径应运而生,比如食用维生素。
吃维生素就等于吃水果、蔬菜补点维生素总没坏处等观点在人群中不胫而走。更有人认为补充维生素可以防病、治病,坚持每天按时服用,以求身体健康。在保证正常饮食的情况下,我们究竟用不用额外补充维生素?服用维生素有哪些注意事项?求证栏目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缺少维生素是普遍现象吗?
【回应】常人不会缺少维生素,通常只有几类特殊人群需遵医嘱补充
维生素是为保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资,如果长时间缺少某种维生素会引发生理性能障碍而产生某种疾病。但是不是意味着人人都需要补充?
人们首选应当合理安排膳食结构,如果依照膳食宝塔正常饮食,一般不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室副教授王冬兰说,而且服用维生素片,并不能代替食用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食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李缨说,从目前生活水平来看,一般人群不存在缺少维生素情况。而只有当体内缺少某种维生素时,才需要酌量补充,切忌盲目。
除已确诊为维生素缺少的人群外,还有3类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说,1是摄取量少的,比如偏食或减肥的人;2是需要量大的,比如孕妇、青春期的少年;3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比如老人、胃肠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体。除这些特定人群,长时间膳食不规律、不能保证每日三餐者;常常处于特殊工作状态下的人,如总坐在电脑前、神经高度紧张、频繁坐飞机的人,或是终年在高温、寒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有吸烟白癜风偏方有效吗、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等,都可以斟酌适当服用维生素。
但是,在补充维生素之前,需要对各类维生素有基本了解。中国营养学会前任理事长程义勇教授介绍说,不同维生素的作用和缺少症状均不相同。同时还需要视察本身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营养师陈霞飞也表示。
李缨提示,想知道自己缺甚么维生素,建议可以到医院营养门诊进行评估,获得营养师的分析和意见;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丈量。
维生素能防病治病吗?
【回应】维生素防病研究证据有限,并不能代替医生和药物
生了常见小毛病,不去看医生,而是到药店买维生素服用专家表示这样的做法不科学。
陈霞飞说:比如口腔溃疡,很多人认为是上火引发的,一旦出现溃疡,就吃平淡食品、水果,再配合维生素C医治,其实这不一定有效。严格来讲,有100多种疾病都有口腔溃疡的临床症状。要想治好溃疡,首先要弄清根本原因。
那末,维生素可以防病的说法可信性又有多少呢?陈霞飞表示,相干研究证据有限。以作用广泛的维生素C为例,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口服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医治感冒,但这些都是体外研究或在人体缺少维生素C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对绝大多数维生素C其实不缺少的健康人来讲,还没有明确的科学根据。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兴国也表示,长时间适当补充缺少的维生素,可以使人体到达平衡,有助于补充体力、提升精力、增强抵抗力。但是,维生素的作用主要在于补充膳食中的摄取不足,并不是吃了就能到达治病预防的效果。
目前对维生素的效果存在着过分夸大的情况。李缨举例说,比如抗氧化的食品都有防癌作用,不能单纯说是维生素A或维生素E的作用。如果身体有问题还是应当求医,不能听从夸大的说法,盲目选择和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分为药用维生素和保健品类的维生素。程义勇表示,药用维生素作为药品,通常会含有一些除维生素以外的其他化学成分。保健品类的维生素是以补充、保持、保健为主。一般而言,作为营养补充用的维生素是从食用的食粮、蔬菜、水果等食品中加工提取而成的,作为饮食中营养不足的有益补充。大家应当根据二者各方面因素的区分进行考量,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过量服用维生素危害大吗?
【回应】人体对维生素有最大耐受量,过量可致厌食、乏力等,特别要警惕服用过量脂溶性维生素
王冬兰说:补充维生素首先要了解人体补充维生素时可耐受的最高摄取量,这可被视为上限,如果超过就会有副作用。
陈霞飞也提示:维生素是微量营养素,如果过量,问题会体现得更大。不能由于维生素必不可少就刻意添加造成滥用。
补充维生素时,也要对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有所了解。程义勇说,水溶性维生素的分子结构具有亲水性,易溶于水。摄取过多时,他们会从尿中排出体外,在体内的储备量比较小。脂溶性维生素则需要有脂肪的帮助才能被人体吸收。他们可以在肝脏中储备,需要时再动员出来,却很难从尿液中排泄出去。正因为此,摄取过量有产生中毒的风险。不过,人体有维生素的最大耐受量,不论是水溶性维生素还是脂溶性维生素都不能摄取过量。
陈霞飞特别提示:维生素过量会出现厌食、乏力、恶心、嗜睡、肌肉疼痛等症状,由于这些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人们疏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医生、营养师的指点下,来了解自己是不是需要补充维生素。
采写:生命时报 尹若雪
本期栏目兼顾:陈亚楠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fkh.com/wacs/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