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尼泊尔想像野风,暴烈又温柔
加德满都印象
加德满都是一座没有高楼大厦的城市,街道和我们国家的乡村小道差不多,没有红绿灯,交通全靠交警指挥。神奇的是,这座城市的交通事故率低得惊人。不急不躁,亦是尼泊尔人对生命的一种敬重吧。
一开始我们是来不及看加德满都白天为何样的,落地是夜晚,第二天一早就出发前往博卡拉徒步了。冯内古特曾把加德满都当成梦的比喻,让我打从心底喜欢它。因为这个坏老头,从不轻易夸赞一个地方。所以我等着回来看它的白天。街上到处都是ATM取款机,就算没有带现金,只要有银行卡就能取到钱。除此之外,在泰米尔商区,也遍布换钱的网店,完全是为游客服务的。明明看起来不繁华,却不会让你有不方便的感觉。这便是加德满都。
而这里的公交车,门就是一种摆设,无论是哪一辆车,经过的时候都能看见门口挂着人,塞得满满的,和广州早高峰的公交有异曲同工之处。
喜欢公交车的外观,车头都是一样的配置。有时从车窗看过去,还能看见不少探出头来看我们的当地人。尼泊尔人对于中国人真的十分友好,会表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善意。
最后一天外出,看到好几辆改装过的汽车。外形酷酷的,我拍的这一辆里面好像坐着几个中国人,前面几辆全是白人,看起来年纪不大。能找到和自己有同样爱好的人并不容易,这一群人一定很开心吧。泰米尔商区住着很多游客,我们来来去去走了好几圈。一家家的找中餐馆,抬头发现四处是中国的影子。中国的手机、中国的快递、中国的火锅……首次在国外,看见那么多与中国有关的元素。当地人的生活很平和,感受不到大城市里的快节奏。每日早上醒来,我会觉得时间很多。能拥有一整个什么都不用干的白天,那不正是我最喜欢的状态吗?走在街上,我大脑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眼睛看到什么,记忆里就是什么,慢悠悠反而让我觉得生命有深度。尼泊尔的木雕工艺让人叹服,看着老旧的面具蒙上灰尘,或许这才是岁月本该有的样子。时间会让一切蒙灰,然而轮廓永远清晰。铜皿也画上了它们国家的元素。去过西藏,我懂得信仰的力量有多强大,才会让每一个人都认真做着他们热爱的一切。在加德满都,若能做一条狗,也是足够幸福的。慵懒的躺在街道上,过往的车辆会避让,阳光洒在背部,全是温柔。和中国的绿邮筒相比,尼泊尔的红邮筒很带感。藏在角落里很不起眼,最后是书店的小孩带我们找到的。不知道国际明信片需要多长时间能寄回来,一切随缘吧。去年从珠峰寄回来的,也丢过好几张,但我还是爱上给朋友寄明信片的感觉。
这一座被“锁”起来的寺庙,应该是有很悠久的历史。外面全是铁栏,可能为了防止毁坏,也可能是为了抗地震。整体保存得十分完好,可以在外面拍照,但是里面不能进去。这是意外的遇见,我们也没想到街边能看到佛寺。
即使加德满都是尼泊尔首都,可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金碧辉煌,也没有歌舞升平。它是祥和安静的,苏瓦扬布佛塔能让你感受整个加都的平静。
看起来是不是有山中天堂之感?苏瓦扬布佛塔上可以俯瞰整个加德满都,密密麻麻的房子,没有一座高楼。夜晚从飞机上往下看,从房子散发出来的风光,就如一颗颗闪烁着的星。苏瓦扬布也叫猴庙,里面全是野生的猴子。“MonkeysTemple”名字的由来,也是和这些猴子有关。和人类特征最相似的动物,在阳光下给自己的孩子抓虱子,还有一家大小抱团在一起的。它们可以待在任何一个角落,没走几步就能看见一群。佛塔的周围,也有很多鸽子在飞飞停停。在南京音乐台和鸽子有过亲密接触,我对这种气味记忆犹新,所以便没有很想到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喂鸽子。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在佛的面前,都会变得虔诚又严肃。那个一路转过去的钟,在尼泊尔有很多,我也转了好几次。去年是在布达拉宫山脚和大昭寺转的。千转百回,仍旧是在佛的圣地里。这也算得上是净化身心灵魂的一种方式吧。佛塔上的眼睛,有智慧之眼的意思,也代表着“peace”。都市中的男男女女,若是谈起平和,会不会认为是一个笑话?反正我很爱这种背后的寓意,代表着生活的哲学。
探访巴德岗
年的地震,可以说是几乎把另一半的巴德岗摧毁了。英国作家说过:“就算整个尼泊尔不在,只要巴德岗还在,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因为巴德岗,有尼泊尔最古老的样子。
门票是用巴德岗的大米做的,导游说放上年都不会变质。古老的皇宫,我们没有导游讨价还价,一共人民币,让他带我们逛了一圈。如果不是觉得过于离谱,我在这些经济不是很发达的国家,很少会砍价。
拿着中国的护照,门票5折,卢比就能买到。只有巴德岗的杜巴广场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折合下来三十二块钱人民币,还是很实惠的。
在里面还是能看得见,皇宫专属的精致。巴德岗里有很多类似这种建筑的庙,导游说是守护庙。大抵相信佛祖,相信神明的人,都会认为自己需要守护神。况且这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人民更是会相信守护神的重要性。
仔细看,会发现他们的门窗全是木头做的。吴哥高棉的雕像,都会在风吹雨打中日渐被腐蚀,而这些木头并没有。它显得很老,也旧得没有光泽。可是它上百年,上千年都不腐朽。巴德岗这座古城,已经有0的历史,可见这些木头是多么的厉害。
古色古香的门,朴素与精致共存。地上的木雕,全是地震时掉落的,所幸是保存完好,就这样被摆在地上。歪歪斜斜的,没有一个游客舍得去摸,或许大家都怕会损坏吧。巴德岗寺庙原貌都很漂亮,无奈地震后都在修缮。地震过去,给尼泊尔留下一片狼籍。但愿这个祥和的国家,能少一些灾难,多留住历史文化的痕迹。
近距离看建筑上的木雕,会觉得栩栩如生。没有匠人精神,很难让这些作品面世。就如唐卡一样,早两年便知道唐卡的珍贵和精致,在巴德岗进了一家学校,不得不发出惊叹声。佛教讲求因果轮回,我们有看到大师傅画的六道轮回唐卡。
这便是六道轮回的唐卡,对于信仰,对于宗教。我表示深深的敬畏,只有热爱和保持相信,才能画出这样的作品来。留在加德满都的时间只有两天,所以很多地方没去。因为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徒步上面。尼泊尔是世界公认的徒步天堂,就算你不是徒步玩家,也能玩一个休闲级别的“poonhill”环线。我们玩的就是这个,但是这么休闲的路线也不容小觑哦~行走在山的一端又一端
好多人对于尼泊尔徒步的海拔有误解,以为每一条线都需要到高海拔的地方。"poonhill”最高海拔,还没有拉萨的海拔高,在5米海拔爬过山的我,只能说无所畏惧了。这是徒步开始那天,导游Sager帮我们拍的背影。吉隆坡转机遇到的小姐姐说我们三个看着都好小个,能徒步真的好有勇气。我们是不是太容易给人贴标签了?有时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就会发生。更何况这个徒步,是我策划已久的。从西藏回来,我的目标就一直是尼泊尔。我想玩一次滑翔伞和徒步,挑战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我喜欢所有的雪山。它们不加修饰,不需要滤镜,干干净净的,雪白一片,只要站在它跟前,就会觉得世界就是干净的。在车里拍的羊群,感觉是动物大迁徙。环线徒步是少不了进山证的,有人说自己办理的话,费用比较高。我们找的当地旅行社,导游和背夫全部帮我们搞定了。
第一天进山,天气不算好。上午出太阳,下午下雨。几天下来,大部分时间手机处于无信号状态。总算是可以让自己远离纷扰,好好地思考,好好地放空。尼泊尔的山,会给人一种宁静,听着流水声,鸟叫声,以及徒步者的脚步声,觉得自己踩在了云端之上。
如果你想知道雨后尼泊尔山中的样子,这些云雾便是答案。第一天徒步没遇见多少中国人,却在第二天早晨看见拿着国旗的同胞。带着小孩徒步的父母,一定都是很有趣的,如果哪天我有个孩子,也一定会带着ta去做这么酷的事情。这个地方也挺有趣的,遇到了一对外国夫妻,还有两对小情侣。晚上吃饭的时候,两个男生一直和我们说话,还用生硬的中文说“你好”。后面遇到,其中一个男生很有礼貌的问介不介意他抽烟,在开阔的空间,我并没有那么排斥,就回答了不介意。我们走时,他问:“threeguys?”我点头,还纠正他:“threegirls。”徒步最大的乐趣,一定是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好多西方人比我想象中的热情友善,也比较直率。因为怕大狗,我还被大叔笑了。他问我是不是怕狗,我回答是,还要补了一句很害怕。在山上,很容易让自己活成表情包的。雪山看日出,也遇到了那个大叔,难得的是他先认出了我。循例问个好,和他说又见面了。回来想起路途中遇到的人,大部分都值得怀念,好多素不相识的人,无意中都会给你温暖。徒步旺季,仿佛所有人都聚集到了尼泊尔。到一个标志地点,就要停下来打卡拍照。我不是喜欢拍照的人,会偏爱于长满青苔的木头,还有那看着混乱但好看的云。尼泊尔的云,大多都不分散的,和拉萨像棉花糖的云不一样。到了poonhill可以看雪山的客栈,能听到音乐从远处传来。尼泊尔这个时日正在过节,堪比中国的春节,原本想着看表演的,可当地人姗姗来迟,只有两个外国小姐姐兴奋地跳舞。红色衣服的小姐姐,邀请我去和她们一起玩,还给我递了一瓶啤酒。那天晚上的温度很低,冰镇啤酒喝下去就得成冰棍了。我尴尬的笑着拒绝了她的好意,说太冷了,不能喝。她就开始和我聊天,问我从哪里来,要在尼泊尔玩几天。比较可惜的是我不知道她们的国家在哪里,触及到了知识盲区。就记得她说的:“sofar,veryfar.”尼泊尔也真是神奇,能让那么多人穿越半个地球,来一次忘我的旅行。雨后夕阳洒下来,云海就在半山腰。你站在哪里,什么也不用想,只需要安静几分钟,就能得到治愈。雪山就在对面,云太厚了,我们很担心第二天的日出看不到,所幸的是夜晚天开了,星星都挂在天空中。还能从微弱的亮光中,看到雪山。记得是Sager跑进来和我们说可以看到雪山了,出去一大群中国人围在那里。和在珠峰一样,还是有人拿着激光笔,找猎户座在哪个位置。兴奋之余,他们还手挽着手唱起歌来。我们的热闹,总是在一瞬间到来,能延续很久很久。照片是我用手机拍的,没有单反的效果。不过仍然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就像是山里的野风,不暴烈时,是极尽温柔的。
这个入口,就是我们通往山顶的路。凌晨4:45分出发,用手机电筒打着光爬上去看日出。每一次的旅途,带有幸运就是好。在我们看日出之前,这里已经下了两个星期雨,也就是说在这之前的每个人都看不到雪山日出。上山一路的阶梯,热得我把冲锋衣扒下来了,穿着短袖向上爬。那时候胃里只有几口水,滴米未沾,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一步步爬上山的。是不是很像个怪人?越是在艰苦的环境,越是能磨练意志。日出之前的雪山,一样光芒万丈。这个位置,能看到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不少雪山,鱼尾峰、安纳普尔那,这些被尼泊尔人视为女神的雪山,千百年来都在那里,屹立不倒。喜欢把阳光攥在手里的感觉,浑身暖洋洋的。上一次圈住的是巴肯山日落,原来自己已经收集过那么多的日出与日落。愿这一颗丰富的心,还能继续上路,继续去遇见更多美好。
当太阳完全升上来,有人问这就是日照金山吗?会不会太让人失望了?每个人期待的风景都不一样。而我,只要这一抹阳光与这一片雪白,山就在那里,永远都不会消失。抑或是曾经站在珠峰的脚下,向女神表达过敬意,我对于这些风景,满怀感恩。
看日出有个小细节,有个观景台是有没有阶梯上去的,只能踩着长椅爬上去。我跟在一个外国小哥后面,本想着他上去我就自己爬,但没想到他上去挂好相机到脖子上,就伸过来一个大手,还和我说“takecareful”,那真的是很善良的一个人。可惜我有点脸盲,没有记住他的样子,就是连连和他说了好几声谢谢,便淹没在人潮里面了。
反正人世间的某些美好,在于铭记的温暖,而不是样貌。但愿善良的他,可以遇到和他一样善良的人。
雪山日出之后,我们还要继续徒步。那天上坡路没走多久,下坡路把我们折磨得痛不欲生。前几天生龙活虎,那一天我戴着护膝也觉得自己的腿要废掉了。中午吃完饭,Sager和背夫给我们搞了一根竹子,走起路来总算是方便多了,以至于我走着走着把小伙伴给丢下了,路上遇到的外国人举着大拇指猛夸我“verystrong”,明明是个小不点,能有这样的夸赞,也是清奇了。
能看得见徒步的路线,也能看见大家留下的痕迹。徒步一次,你会深刻地认识到,路是人走出来的。
环线走的好处是,云雾和雪山一次性看个够。那天住的客栈环境不是很好,但我喜欢二楼的阳台,门口都会放两张凳子,起床就能看见对面的雪山。远离闹市,和大自然相处,真的可以认清自己,找回自己。
山上所有的物资不是人力背上去,就是马运上去的。我们一路是踩着马粪、牛粪、羊粪上下山的,如果介意可以戴个口罩。环境就是这样,也不会有人专门清理。
上面几张图,都是我们走过的路。若你习惯了平地徒步,不必考虑尼泊尔,基本没有好走的路。不是在爬阶梯,就是在下坡,不然就是淌河。我们后面直接放弃了鞋子的保护,反正都是会脏的,先把路好好走完再说。
四天的环线下来,在女生中我们走得也算是比较快,大家问我的年龄,都一副不相信的样子。“takingyoung”是背夫和我说的,希望我能保持这个状态。没有人能留住年龄,但是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年轻。
最后一天下山时,我觉得自己看见了东方瑞士。入眼之处是碧绿的,山脉在阳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和米拉山口拍到的一样,我在山上又拍到了粉色的光。和光折射的物理现象还是有一点缘分的。
走着走着,遇到了山中野猴。和猴庙里面的不一样,这几只猴子是真正山里养大的,行动很敏捷,镜头拉近才拍到它们的样子。对于野生动物的生长环境保护,尼泊尔做得还是挺好的。
在博卡拉,等风来
《等风来》取景就是尼泊尔,博卡拉是整个尼泊尔最舒服的地方了。住宿条件、交通条件比首都要好。既然回到这个地方,总得到费瓦湖边转转。不是冬季,费瓦湖长满了水草,也看不到雪山的倒影,如果你想看“东方小瑞士”,建议冬天再出发。这张照片我已经尽力了,算是找到一个不错的角度拍费瓦湖了。它被水草抢尽风头,云又把夕阳给遮住了。
尼泊尔所有的狗,都是一副你有你精彩,我有我安静的样子。博卡拉的狗也是爱躺,游客经过也惊扰不了它们的美梦。说实话,很喜欢博卡拉街道上房子。这种红色莫名让人觉得舒服,就是不知道这家和平饭店是不是和我们认识的一样。路过它,没有进去消费,最终选择了一家火锅店,四个人终于吃了一顿饱饭。在尼泊尔不是时差磨人,也不是气候磨人,而是难以适应它们的食物。早餐几乎一样,千篇一律的西式,我这个广东胃吃得快要失去味蕾了。但是每日消耗的能量又太多,唯有强迫自己吃饱。滑翔伞在博卡拉是必玩的项目,上山的时候,我们遇到当地人的婚车,布置得挺有特色的,比我们的还要温馨一些。
徒步是不包含滑翔伞这个项目的,最后拜托Sager帮我们订的,卢比全包。我的教练还是挺好玩,总是问我:“Areyouready?”这时我就会像个学生,大声的回应他准备好了。奉上他的自拍照,飞着的时候总说我们是一个团队,要一起合作。我和他说看不到雪山,有点遗憾,他回答也蛮有意思,说这就是大自然,我们得接受这个遗憾。我应该教他说几句中文的,全身心沉浸在风中,把这件事给忘了。相比其他小伙伴的教练,他还给我拍了些风景照,非常感谢他的贴心。我爱空中的野风,时而暴烈,时而温柔,在2米的高空,我觉得手要摸到那些云朵了,它们离我实在是太近太近了。如果有机会,我想再飞一次。再感受一次风迎面来的感觉,那瞬间,我觉得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与尼泊尔相关的其他
这次旅行,我没有做很多攻略,五月份订好机票,还没做什么准备就开始忙碌起来。整个徒步环线,都是hari安排的。他想得很周到,来接机那天,还给我们举行了欢迎仪式。
卢比也是跟他换的,支持支付宝转账。到尼泊尔的时候,我身上只有30马币和20美金,换完就成有钱人了。人民币可以换卢比,在山上我们都没有怎么花钱,因为徒步食宿全部包了,还有饭后水果。
尼泊尔背夫和导游都是很辛苦的,所以结束之后记得要给他们小费。我们是按照hari说的标准给的,手头宽裕的小伙伴多给点也没有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fkh.com/wadzz/12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