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中医经方才能根治抑郁症忧郁症
年时,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发生的枪击事件,有许多社会贤达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或说是感情不顺而引起,或说是小留学生心理孤寂而导致,或说是不被主流社会接纳而被排斥,但也有科学家从科学角度切入,认为其前额叶不正常放电所致,也有几则新闻报导,赵承熙因为有忧郁症倾向,而有长期服用抗忧郁剂的习惯,并有学者推测,这是长期服用抗忧郁剂的一种后遗症!
其实这类的消息屡见不鲜,但是西方的制药工厂由于是庞大的利益团体,许多类似的事件只被当成个案报导,鲜少有人敢严肃讨论,于是愈来愈多的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滥用抗忧郁剂,我敢说这样的情形若不改善,那么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不下枪支泛滥。
如果我们仔细看新闻事件,会发现许多人在自杀时身旁都有携带一些抗忧郁剂的成药。远的不说,就拿近期的倪敏然事件,便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还有不久前自杀的精神科专科医师陈国华,以其专科医师的背景,对于抗忧郁剂的取得更为容易,结果这些药不但没有改善他的病情,反而加速他走向死亡之路。
由此可见,西方医学在对抗忧郁的治疗上,是有很大问题的,读者如果详细阅读抗忧郁剂上面有关副作用的说明书,一定会感到害怕,因为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病人,之后所造成的问题,恐怕比当初刚患病时,还要严重的多,而那些副作用,例如心悸、嗜睡、盗汗、便秘或是自杀等,每一项都会让病人在以后更加不舒服,于是更加忧郁,最后恶性循环,迈向死亡的康庄大道。
其实人体非常奥妙,某些化学物质或神经传递物质的不平衡,有可能是中枢性的,也有可能是自律神经方面,西方医学对这些一概不加以考虑,只要认为缺乏某种激素,就一个劲的补充这类激素,而不从「调节」的角度切入,滥加补充的结果,造成两种现象,第一就是破坏人体原本互相结抗协调的平衡功能,第二就是病人从此对这种药品产生依赖性,剂量愈开愈高,而对身体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失眠」好了,刚开始只是一个小毛病,或许是自律神经的问题,而自律神经又牵涉到肠胃,或是肝脏方面蛋白质的转化,可是西方医学一概不思考说也许这些地方调节好了,失眠自然改善,反而用镇静剂强烈抑制中枢神经。如此用药,使得许多原本应该兴奋的大脑区块也一并被抑制,于是早上醒来头昏眼花,工作精神不集中,那么白天工作神经没有足够的兴奋,到了夜晚才开始兴奋,于是更睡不着,不得已又吃更多安眠药,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大脑该兴奋时被抑制,该休息时却又兴奋,不久以后手抖脚冷,而想停药却已来不及(服用镇静剂习惯之人突然停药会失心发狂),而西药厂却赚进大把钞票,实在可怜。
汉医在这方面就比较聪明,可惜这门医学在阴阳五行的穿凿附会下使得现代人无法理性看待,老派中医墨守成规,拒绝改革,成天阴阴阳阳像道士念咒;新派中医不懂疾病「机转」,只一味追逐中药里的有效成分,于是这门可以救人的医学,外有西医打压,内有自己人扯后腿,也难怪宝玉蒙尘。
其实汉医的药大部分是巨分子,与西医纯化物不同的是,更容易被人所吸收与调节,因为西医是直接就缺乏的产物予以补充,容易产生过犹不及的毛病,也容易养成依赖性,汉医却是对「前驱物」予以补充,学过生化的人都知道,对上游的反应物予以补充,靠人体自行调节最后的产量,实在远比直接在下游给予补充高明,可惜现今多少人懂这个道理;就算懂了,又有多少人会灵活应用。
因此,汉医治疗失眠或精神方面疾病,不从单一的补充着手,而从各方面加以考虑,有的调节肠胃,进而调节自律神经丛;有的补充钙质的前驱物,让人体自行制造钙来稳定神经。恽子瑜前辈曾说,如果能了解病的机转,何必一定要阴阳五行,盖机转不明,尽管像西医现在病名一堆,也治不好病;又或是斤斤计较于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懂汉医的妙处正在附方配伍,能够面面俱到,也是死路一条。
比方说治疗失眠的名方酸枣仁汤,酸早仁本身有镇静中枢神经的功用,方子里面的知母,对于黏膜消炎多有奇效(古时妇女阴道发炎常以此外敷),川芎可退大脑冲血,茯苓可调节肠胃之电解质,使肠道水分正常,自然让肠道附近的自律神经丛安定,有些人加香鼓、槴子来减低肠胃发酵,使人更易入睡;如此一来,中枢、自律、肠胃等方面全部顾到,实在较一味镇静剂硬干到底不知高明多少(请参考恽子瑜金匮要略新论)。
其实大脑之不能安定,除了肠胃与自律神经外,肝脏也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大环节,盖人体的蛋白质之制造与转化,肝脏可谓是大本营,大脑之不能安定,或精神失常,表面看来好像是大脑问题,但里面的神经传导物质,哪一个不是胺机酸或酵素构成,所以调节肝胆,也是另一种方法;又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有时多以昆虫入药,实因昆虫之属,多有镇静安神之效,惜世人不察尔;又如大便不通,使的肠胃蠕动变慢而失眠,若懂泻下之法,一方面兴奋荐部副交感神经,亦可帮助病人入睡,总之方法之多,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
医学发展到今日,确实要有一些改革,君不见病名林立,汗牛充栋,而能用之药却少的可怜,精神病人若经适当调养,实在不须吃那么多镇静剂,抗忧郁剂度日的,吃了以后便秘、性无能、嗜睡甚至自杀等副作用不断出现,直到酿成悲剧,才在那里猜测是何原因至此,太可怜了,赵承熙与倪敏然,难道不是例子吗?!
附:中医十大健康标准
1.眼睛有神:目光炯炯有神,无呆滞之感,说明精充、气足、神旺,脏腑功能良好。
2.声息调和:说话声音洪亮,呼吸从容不迫,反映出心肺脏功能及循环功能良好。
3.小便通畅:小便通畅,每天尿量至毫升,说明泌尿功能正常。
4.大便通畅:大便每日一次或两次,无腹痛、腹泻,提示消化功能健旺。
5.体形适中: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女性减)(公斤)。
6.牙齿坚固:保持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
7.腰腿灵便: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8.脉搏正常:脉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整齐、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说明心脏和循环功能良好。
9.饮食有节:每日定时定量,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酗酒,不吸烟。
10.起居准时:能按时起床和入睡,睡眠质量好。
作者:栗子鼠
来源:疾医仁的博客
年1月10日,中国?郑州,中华张仲景中医文化传播特邀请中医经方临床家涂华新先生讲授经方临床;掌握经方,提高医术,攻克临床疑难杂症,精彩不容错过!欢迎咨询报名,-。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fkh.com/wahl/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