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中医丨绝经前后症状的中医辩证论治

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一些与绝经有关的证候,如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潮热或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或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等等,可持续3—5年,称“更年期综合征”,亦称“绝经前后诸证”或“经断前后诸证”。

绝经表示月经的最后完全停止,故绝经只能在自然停经12个月以后才能确定。绝经前多指绝经以前1一2年的时间,绝经后是指紧接绝经后的一个时期。更年期包括接近绝经前的一段时期和至少包括绝经以后的第1年,包括双侧卵巢切除或放射治疗后,双侧卵巢功能衰竭者。

本病在古代医籍无单独记载,但其症状常散见在“年老血崩”“年老经断复来”“脏躁”“百合病”等病证中,该病临床并不罕见,于60年代开始,在教材中就有讨论,现代妇科专著如《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百灵妇科》等均有专篇论述。

妇女在绝经前后,机体由阴阳均衡向衰退的老年过渡,随着肾气日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逐渐亏虚,精血日趋不足,肾阴阳易于失和,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多数妇女通过脏腑之间的调节,能顺利渡过这段时期,部分妇女由于体质较弱,以及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自身调节,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紊乱。

其致病机制主要为肾虚。妇女49岁左右,肾气渐衰,冲任亏损,天癸将绝,精气不足,阴阳失去平衡,故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其温养等阴阳失调的现象,从而影响脏腑功能,以致出现种种功能失常症状。

故肾虚为该病之本。肝肾同源,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表现为阴虚阳亢之象;肾阳虚,命火衰,脾土失煦,则出现脾肾阳虚之候。肾精不足,心阴虚而心阳亢,可致心肾不交。此外,尚有肝气郁结、心脾两虚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冲任,而出现绝经前后诸证者。

现代研究表明:更年期的实际变化包括两方面:一是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落所直接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机体老化的变化,二者交织在一起,神经内分泌功能不稳定的综合征群,为更年期的突出表现。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的下降有关。

1、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以下三方面:①月经周期的改变:月经紊乱,或量多、血崩、或推迟、稀发、闭经。②血管舒缩症状:烘热汗出,眩晕,心悸等。③精神神经症状:情绪易激动,抑郁、忧虑、失眠、甚或情志异常。

绝经期虽多在49岁左右,亦有因素体肾虚,天癸早竭,于40岁前即出现经断前后诸证者,即西医所谓“卵巢功能早衰”,临床当注意慎勿妄用攻伐。

(2)检查:绝经年龄为症瘕、癌肿的多发时间,月经过多、崩漏、或经断复来当结合现代医学理化检查以排除肿瘤,或其他器质性病变。

2、鉴别诊断

某些内科疾病如眩晕、心悸、水肿等临床表现和本病相似。但本病多伴有月经紊乱,且发病年龄在绝经前后。

妇女由生育期向老年过渡阶段,因肾气渐虚,天癸竭,冲任二脉衰少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机制为阴阳偏虚,或心肾不交,或心脾两虚,或情怀不畅而肝郁。治疗重在滋肾补肾,并根据有关脏腑病证予以调节。用药不可肆意攻伐,过用辛燥苦寒之品,以免动津伤阴,犯虚虚之戒。

[肾阴虚]绝经前后妇女,烘热汗出,潮热面红,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皮肤感觉异常,麻木刺痒;或阴部干涩,瘙痒,小便黄,大便燥结;或月经先期,量少,或周期紊乱,崩漏淋漓。舌红,少苔,脉细或沉弦细。经孕产乳,耗伤精血,天癸渐竭,阴精不复,肾阴日虚,腰府脑髓肌肤失养,冲任衰虚而出现月经异常等肾阴不足之候。肝肾同源,肾水枯涸,肝血不充,肝木失养,肝阳上亢,则情志不畅,烦躁易怒,胁痛口苦。辨证依据:进入绝经前后的妇女;烘热汗出,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 育阴潜阳

[肾阳虚]绝经前后,面色晦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腹冷痛,浮肿便溏,小便清长,夜尿增多,月经紊乱,或崩中漏下,带下清稀而量多。舌淡,苔白,脉沉迟弱。接近绝经时期,肾气渐衰。若素体阳虚,若过服寒凉或房室所伤,致肾阳疲惫,则虚寒内盛,脏腑失于温养,进而出现腰腹冷痛,冲任失摄,脾失健运,膀胱气化无力等症。辨证依据:绝经期妇女,月经紊乱,面晦神疲,形冷腹痛,浮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弱。

[治法]温肾壮阳

[阴阳两虚]年届七七之期,头昏目眩,耳鸣,腰酸,乏力,四肢欠温,时或怕冷,时或烘热,自汗、盗汗。舌淡,苔薄白,脉沉弦细。肾精亏乏,天癸竭,肾气不充,或阴损及阳,阳损及阴,以致肾阴阳两虚,则诸证错杂并见。辨证依据:年届绝经期;头昏耳鸣,腰酸乏力,四末不温,怕冷,时而烘热汗出;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阳壮水 益养冲任

[肾虚肝郁]绝经前后,精神抑郁,闷闷不乐,胸闷叹息,胁腹胀痛,多愁易怒,失眠多梦,或月经紊乱,大便时干时溏。舌红,苔薄白或薄黄或黄腻,脉沉弦或弦数。素性内向,或因家庭、工作、精神负担过重,或自悲老之将至,情怀抑郁,气郁血结,疏泄不利,郁久化火,气火亢盛而致。绝经前后妇女有精神刺激或创伤病史;精神抑郁,胸闷叹息,多愁易怒,烘热汗出,心烦狂躁;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滋肾疏肝解郁。

[肾虚血瘀]绝经前后、小腹作痛、或有症瘕病史、烘热汗出、月事紊乱、量少淋沥、色暗有块、舌紫暗、脉涩。绝经前后天癸将竭、肾气渐衰,冲任胞宫功能减退,气机不畅,经血行而不达,久而成瘀,而出现少腹作痛、月事紊乱、量少淋沥,色暗有块等候。辨证依据:绝经前后,或症瘕病史;少腹痛、月事紊乱、色暗有块;舌紫暗、脉涩。

[治法]补肾活血化瘀

[心肾不交]绝经前后,心悸怔忡,心烦不宁,失眠多梦,腰膝疲软,精神思想缓散或思维不连贯,或如痴似呆,可伴月经紊乱。舌红,苔少,脉沉弦细或细数。年届七七,天癸渐竭,肾阴日渐亏损,精血不足,心阴亦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上炎,水不济火,而成心肾不交证。辨证依据发病年龄多在45~55岁;月经由规律渐变为紊乱,而渐断绝,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舌红,苔少,脉沉弦细。

[治法]滋阴降火 补肾宁心

查看历史消息

1、绝经只代表老了?这些影响你想不到!

2、人老真的会“珠黄”吗?女人如何关爱自己

3、女人养好肝就能拥有花样人生?

4、女人养肝就是养颜养命!三个养肝锦囊收好了,调理月经,改善气色!

5、不到40岁就绝经了,是怎么了?不要慌张,常吃一物,预防提前绝经

6、卵巢早衰如何调理?

7、月经量少还赖着不走?治好“不开心”,让崩漏消于无形

8、得了子宫肌瘤,为什么先调肝?

9、闭经如何“复活”?调肝养血回经血,经血有源不枯竭

10、90%妇科疾病及不孕症背后的“大老虎”——肝郁

11、甲状腺瘤、乳腺结节、子宫肌瘤是一条藤上结出的歪瓜

12、科普视频

知名中医彭玉清送您女性养肝法,绝对好用!

13、科普视频

这是最好的卵巢保养术,彭玉清教您五招

14、女人如花(脸),卵巢是根,90%以上的女性浇花不浇根

15、闭经三月,衰老一年!如何拯救即将绝经的80后姑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kofkh.com/ways/1151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