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产业主阵地、融城桥头堡”,这是市委市政府给予湘潭经开区的定位。年,湘潭经开区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城市建设,奏响了一曲激越的高质量发展凯歌。
产业稳
亿园区在望
亿企业打造成功
“年吉利汽车缤越车型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并且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版本;站在技术潮头的缤越,上市8.5个月销量达10W+,为全国同级最快突破10W+销量的车型。”在汽车行业持续震荡的年,吉利汽车湘潭(九华)基地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吉利汽车湘潭(九华)基地跻身亿元企业俱乐部没有悬念。
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湘潭经开区汽车产业生态圈日渐成型。园区已经形成了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整车制造,以麦格纳、舍弗勒、克康等众多世界强和知名跨国公司企业为代表的汽车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以华研实验室为代表的汽车高端研发检测,以吉利汽车职业学院、舍弗勒培训中心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教育培训,以长株潭F2为代表的汽车文化消费,涵盖整车、零部件、教育、研发、检测、销售、文化的汽车全产业链条。年1-11月,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完成产值.2亿元,增长22.9%。吉利汽车、桑顿新能源等14家企业产值过亿元。
同时,湘潭经开区其它主导产业也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年前11个月,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2亿元,增长17.2%。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75.2亿元,增长10.3%。
1月3日,湖南省首家医疗器械注册人一体化平台落户九华。该平台将链接政、产、学、研、医、用、金、介、贸、媒等医疗产业要素,建立从专利孵化、研发设计、检验及注册、委托生产、渠道销售的闭环式创新模式,突破现有医疗器械产品上市过慢的瓶颈。为入驻平台的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医疗行业解决投资难、研发难、转化难、生产难、销售难、监管难等“六难问题”提供新方案。这是湘潭经开区打造医疗器械产业的又一成果。在高质量推进三大主导产业建设的同时,按照省市部署,又开辟了新的产业阵线——医疗器械产业。年,湘潭经开区全力打造的湖南医疗器械产业园共接待洽谈各类医疗器械项目41个,已完成新公司工商注册企业19家,已在园区落户企业7家,已确定意向租赁场地21家;预计租赁面积共计3.42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85亿元,取证后年上缴税收不低于4万元。他们的目标是“用3-5年发展成为园区主导产业,3-5年单个产业产值达到-亿”。
在产业经济的助推下,湘潭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也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年1-11月,湘潭经开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9.8%,预计全年可完成亿元,增长20.2%;完成工业总产值.6亿元,增长19.2%,预计全年可完成亿元,增长20.3%。
后劲足
合同引资超亿元
高新技术及技改项目
在产业投资中占比超93%
回首年,我们会发现,湘潭经开区在实现了经济指标稳健快速增长的同时,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后劲十足。
后劲足,足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蓄积的蓬勃潜力。年8月23日,是一个湘潭经开区产业发展史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日子。这一天,湘潭经开区集中签约、开工、竣工、投产35个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总额达亿元,刷新了湘潭经开区的纪录,其中签约项目投资金额亿元,开工项目投资金额亿元,竣工项目金额51亿元。这只是湘潭经开区狠抓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年1-11月,湘潭经开区全区新签约项目21个,合同引资额.84亿元。其中,已签订商务协议项目12个,完成合同引资额.54亿元;已签订框架协议项目9个,投资额.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6.3%;其中,产业投资亿元,增速22.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3.6%,预计全年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4.5%,其中产业投资完成亿元,增长20%。
后劲足,足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的蝶变创新。从投资端来看,在产业投资中,湘潭经开区高新技术投资占比和工业技改投资占比分别为36.2%、56.9%。从成果端来看,湘潭经开区预计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2家,预计完成专利目标件。泰富重工获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桑顿新能源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路华程、海博瑞德2家企业成功获批市级工程研发中心,占年全市新增数量的1/3。艾克机器人获批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邦泽科技获批湖南省新材料企业。从平台端来看,湘潭经开区打造了4大孵化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环保孵化基地),3大公共技术平台(欧阳晓平院士工作站和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大产教融合平台(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九华分院)。建设了13个大学生实训基地。从人才端来看,聚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内知名专家等高层次人才58名。
后劲足,足在企业的层次。湘潭经开区拥有16家世界强企业,6家世界强正在招商洽谈中。年,包括克康、京西、舍弗勒等世界强在内的35个项目竣工或投入运营,将为今后湘潭经开区的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融城劲
大道北上、名校南下
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加速形成
年,长株潭融城骤然加速。位居长株潭核心区位的湘潭经开区迎来了极佳的发展机遇。湘潭经开区主动作为,拥抱融城利好,推进融城发展。
交通大融城,“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正在形成。每隔10到15分钟就有一趟公交车,票价2元,全程约30分钟,与长沙路公交线路无缝接驳。长潭公交1号线成为湘潭市民前往长沙的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几年之后,他们还会有另外一种更加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选择——年10月8日,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巡抚站交通疏解工程和北津停车场进出场道路工程开工仪式分别在长沙、湘潭举行,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正式拉开建设序幕。预计年,湘潭市民便可以从位于湘潭经开区的沪昆高铁湘潭北站乘坐轨道交通,直达长沙,转乘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后,便捷到达长沙各繁华处。与此同时,长沙潇湘大道也已在进行沥青铺设,湘潭经开区沿江路握手长沙潇湘大道指日可待。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城市资源大融城,长沙优势资源正在向湘潭经开区延伸。1月4日,湘潭经开区和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举行签约仪式,湘潭经开区再添一所长沙名校。年湘潭经开区成功引进了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长沙雨花区砂子塘、博才、湘潭风车坪等优质教育品牌,启动了长沙广益、湘潭金庭等品牌引进工作。
服务优
政务审批一站办
世界强齐点赞
年,湘潭经开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机构改革、干部人事改革,并以此驱动“三个服务”品牌的具象化,推动湘潭经开区政务服务升级。
“打造中部地区审批环节最少、审批效率最高、审批服务最优的开发区”一直是湘潭经开区孜孜以求的目标。湘潭经开区是湖南省唯一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园区,并在全省园区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可实现1天完成工商注册、2天完成不动产登记、30天完成项目开工前全部审批手续的“”行政审批速度。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推动下,湘潭经开区拥有了湖南省、湘潭市下放的项行政审批权,大部分事项均可实现一枚公章盖到底。也就是说,企业家到湘潭经开区来投资,从国土、规划到项目建设中的各项手续,再到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务都可以在经开区一站式闭环完成。
湘潭经开区深化全国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共办理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件,一次办结率%,限期办结率%。按照“一对一”原则,明确一名工作人员服务一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为企业全程帮办代办各类手续,及时反映或有效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初步设计预审意见较正式批复提前9个月完成,10天内办完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世界强吉利集团旗下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湖南汽车工程学院院长袁礼斌在多个场合点赞经开区项目承诺制、容缺审批所带来的行政审批服务效率提升。“未来将逐步把重要战略性产品放在湘潭基地进行生产。”舍弗勒大中华区COO魏骏腾对湘潭经开区的政务服务非常满意,如此表态。湘潭经开区就为舍弗勒项目量身制定10余个项目服务方案,坚持第一时间回应客商诉求,帮助舍弗勒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年,众多行业顶尖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纷纷点赞经开区的政务服务。
来源丨湘潭日报
记者丨徐慧
编辑丨杨雅珺
审校丨王曌
审核丨徐慧
-微九华-
在这里,遇见美丽新九华
xin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kofkh.com/wacs/12020.html